当前位置:首页 > 自助旅游 > 正文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把钱用来买基金,而不去存银行了呢「那些用利息生活的年轻人」

  • 自助旅游
  • 2024-07-25 16:35:04
  • 91
  • 其他内容没有找到TXT文件。
摘要: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年轻人用利息生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年轻人用利息生活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为什么感...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年轻人用利息生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年轻人用利息生活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把钱用来买基金,而不去存银行了呢

存银行3年期利率2.75%,而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每月是0.9%-2.8%之间,存银行收益可能跑不过物价上涨的速度!而投资弹性最小的中证银行指数基金,近10年来的年化收益率是6%左右,比存款强的多,所以存银行还不如买银行,供参考。

基金的收益率高,波动性大一天的收益可能就抵银行一年的收益,基金也算是一种储蓄相比银行他的头投资回报率更大,不过风险也高。但是基金相当于炒股风险还是比较低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有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偏债基金。我个人偏向于股票型基金,可能他的收益波动性大,不过最近的市场行情可能一般,投资需谨慎,可以买点债券至少利率比存银行高,还不会亏本。

为什么感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把钱用来买基金,而不去存银行了呢「那些用利息生活的年轻人」 自助旅游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确实有这样的现象。甚至于买基金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话题,彼此见面就问最近买什么基金,收益怎么样等。

造成这样的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1 收益的问题。存银行,最近这几年利率是一直走低的。再加上年轻人存款的本金并不大,所以拿那点收益不够看。

我妈妈是60后,我是80后。我依然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听她说等她有钱了就存在银行吃利息,那时候就可以不用干活了。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我们中国历年的利率变化。有可能不太精准,但是说明的趋势应该是准的,各位看一下。

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早年90年代左右,利率确实不错。高的年份,有10个点以上。时间越往后,利率越低。

现在大概没有普通的老百姓存一点点钱靠那一点点利率,像我妈妈说的那样,靠利息就能有饭吃不用干活的了吧。

投资基金就不同了。虽然买基金并不是稳赚不亏的。但是行情好的话,一年几十个点甚至翻倍。那这样的收益相对于放在银行,那绝对是有很大的满足感跟***。

你也知道现在的房价,物价对年轻人造成的压力都是很大的。仅仅靠自己的一点工作收入,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会显得很吃力。大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收入过低的问题。所以对年轻人而言,买基金的会比放入银行吃点利息的人多。

2 早年投资手段较少,普通老百姓除了存银行吃利息,没有了其他的投资手段。随着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还有一个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年轻人买基金的手段方式很方便。手机随便一点就买入卖出。

3 赶时髦。这个主要讲的是一部分人对基金的原理也没去仔细认真地了解,就是赶时髦,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看到附近的人买了,我也觉得要有。

对于第三点,是不好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的年轻人,看到别人买也急着买,不去多做点了解。稍微一亏,就卖掉手上的基金。

这个都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带来的后果,所以还是对任何事物要多做了解才行动。

谢谢阅读。

我也喜欢买基金,说出来不怕条友们笑话。我有5张银行卡,每张里面都只有几十,几百,有些才几元,但是又都在用,只是为了转账,提现,交保险和贷款时方便用。说实话,不喜欢把钱存银行,银行利息活期年化利率才0.3%,定期利息倒是高些,但我穷啊,而且要用钱时也不太方便。存银行定期除非你有很多钱,可以存个大额定期,利率也高,也稳当。但真正除富二代的年轻人有几个有很多钱的,钱都不多,压力又大,都想去搏一搏,钱放银行贬值也快,根本就跑不赢通货膨胀。除少部分保守一点的,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存银行。

我就比喜欢买基金,虽然有风险,有时候也会亏钱,但总的下来,长期的话,平均年化利率达到10%还是没问题的,敢问哪个银行利息有这么高。

因为买基金就像是吸毒一样,当你爱上买基金之后,就会经常想念她,把基金当做自己的爱人,但凡手头有了点闲钱就给她用,这钱花进去不心疼。女朋友交不起,可是我可以爱上买基金啊?甚至比恋爱的感觉更让人爱恨交加!

为什么有人说去银行存款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那年轻人选择什么理财呢

银行存款确实比较适合老年人,特别是他们的退休工资都在银行存折上面。大部分中年人以及部分善于理财的老年人,也常常参与各类投资理财,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年轻人的投资平台则不要太多奥,互联网金融五花八门。

除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亦比较适合老年人;因为地点都在银行,周转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给外界的印象是中老年都去银行存款。

自从基金和股票诞生以来,亦有很多中老年人介入其中;因为缺乏赚钱效应,现在老年人宁可存钱到银行,也不愿意到证券市场去博弈,因为股市风险太大。一个以融资为重的证券市场,很难吸引老年人再去参与。

自从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因为受到各种“技术问题”,中老年人介入较少。什么下载APP,很多繁琐的手续老年人搞不清,所以支付宝这些玩意,还有P2P网络平台,确实属于中青年的天下。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提前祝福春节快乐!

很显然,中老年人比较保守,另外年龄、生活阅历的影响,中老年人对待生态的态度与年轻人是截然不同的,大家都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年轻人天不怕、地不怕,做事冲动、激进,而中老年人更多了一份觉稳,投资不再追求高收益,而是求稳,并且对于中年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承担家庭的重担,也输不起,投机的思想离他们远去。将钱存银行,特别将大额的钱存银行另他们更安心。

而老年人更是如此,一辈子的经历让大多数老年人看清一切,踏踏实实才是做人的跟本,并且受传思想的影响,银行是国有的,也是最可靠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扎根于老年人头海中已经几十年,很难改变,另外老年人的年龄决定着,这个岁数的人基本无所求,平稳的过完余生,留些过河钱,再无追求。

年轻人经历世事比较少,头脑简单,从现在的大学生就可以看出,觉得什么都可以挣钱,投入就有回报,喜欢投机取巧,主要因为他们经历挫折太少。年轻人刚接触股票,会很快的沉浮于股海中,信不信?如果年轻人有100万,刚接触股市,他会将所有的钱都投入进去,破釜沉舟,这就是年轻人的特点。他们大多数喜欢高风险的投资产品,来钱快,赔得更快,因此年轻人需要交学费,付出代价。

另一些年轻人,挣得比较少,不会将钱存银行,而是放在余额宝里或微信中,走到哪不需要带钱,用手机一刷就可以了,那么余额宝和微信的零钱通就是他们的理财工具,实质上,理财的概念在年轻人头脑中的意识很淡,他们更追求支付宝和微信的方便性而已。

大家好,我是风中寻梦,一枚业余理爱好者,欢迎关注我。

这是正常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中老年人的印象里,除了银行他们不知道钱还可以存在哪里,其他的地方他们也觉得不安全,心里不踏实。

他们也没有存钱要有多大利息的概念,他们更看重的是本金能得到保证,不出现任何损失。同时,银行取钱用钱也方便。

他们不像年轻人,对互联网理财这些新的形式接受没那么快,一方面出于对这些理财方式和平台的不了解,又没人教他们,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里只相信银行,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他们,银行存款是安全的,有保障的。年轻人,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基本上很少把钱存银行了,他们已经接受了支付宝,微信理财这些先进的理财平台和产品,微信零钱,余额宝这些已经被广泛使用。

对于不愿承担风险的年轻人,钱一般会放在余额宝,微信零钱里面,也可能买这两个平台上的一些定期理财产品。因为这些相对于临银行的存款来说,在相对安全的基础上,收益也比银行高,特别是定期产品,目前支付宝里的部分定期产品收益率都达到4%以上,这个相比于银行定期产品还是很有优势的。有一部分愿意承担部分风险的,可能会购买中高风险基金或股票等产品,练练手。

我个人无论是余额宝,定期理财产品,还是基金类的都有一定配置,毕竟钱没有人嫌多,能有一定的几率多赚点钱也是很好的,即使它亏损一点,只要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也没关系的。你不理财,才不理你,重要的是行动。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积累理财知识和经验,做自己人生的理财规划师。

点赞发大财!

我是农村的,但是在我家这里不仅老年人就算是年轻点的人也是把大部分钱存于定期,我家这里并不算穷,农民是靠瓜菜致富的,我家紧挨着蔬菜之乡寿光(山东省),家庭里几乎都有私家车,但就是买理财的基金的不多,不少是以前买理财基金的赔本了再也不买了于是只认定期。我知道他们肯定是买的是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等中高风险理财,好多人都不懂货币债券等中低风险基金和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他们认为基金之类风险都大甚至认为那是骗人的,甚至不少人不懂余额宝和零钱通,我指的是三四十岁的人就好多不懂的,再年轻的不清楚,懂得的也有但农民赚钱太不容易了于是听说低风险也不去买,所以说在我们农村存银行定期还是绝对的主力,当然用微信支付宝尤其微信支付的很多,但这是为了花销方便,买基金理财的就…,于是我认为我们农村人一是因为赚钱太不易,二是因为我们的思想确实比城市>落伍/p>

一般中老年入为什么去银行存钱呢?这给人们长期信任度有关。中老𠆢认为银行是国家办的。相信国家当然相信银行。虽然银行利息比手机理财低 但保险 起码不会鸡飞蛋打。再说听到网上支付付 不常换密码 连本钱被黑客取走也不晓得 有网上理财的 利息高 实为变相集资。拆东墙 补西壁 混不下去。就巻款逃之夭夭。参与者血本无归。 听多了 就更相信银行。中老年人求稳求保险。

年轻人头脑灵活 动作快 可网上理财 利率高收益多。前股时间 我还看了几条消息。有年轻女子 玩手机微信或哪个网站平台 收入比上班还多 我将信将疑 天上真有馅饼掉下来?又见马云说 学会大数据 发财有机会 但我始终只相信 有劳动才有收成 不劳而获的就是有也是暂时的

一些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用银行存款利息养老可行吗

这个问题相信是很多中国老人普遍问题,即使有些退休金的不高的也面临这个问题!

咱们也不讨论银行账户有跟多钱的人,就算有个几十万的吧,比较具有普遍性!

如果100万银行理财大概每年4万,平均每个月就是3000多块,说实话基本够用,但是不算意外情况。作为老年人疾病和意外事故是多发区。只要有个一次两次的基本本金就没多少了。而且如果是每年利息都拿出来本金基本失去了增值能力,十年后可能又不够了,如果存款在50万以内更加危机,基本不太够的。所以为什么养老问题在中国这么严重,很多还是要靠孩子补充的原因!

作为老年人,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如果之前没做过投资,没有丰富的经验不建议做,主要太容易失去本金,什么P2P等绝对不要碰。

如果可能债券基金倒是可以考虑70%放在这里面,大概率还是亏不上;20%买点混合基金,10%做流动类银行存款或者理财!「大前提,一定要有个专业能力过硬,人品过硬的顾问协助,不要自己去被人忽悠,这个有点难」

这样起码能比银行理财强点!

所以,大家一定注意作为普通人,早点规划养老问题,刻不容缓,如果从40岁以前开始,腾挪空间很大,学习机会很多,在60岁前要尽量积累更多的本金,以便到时候可以只吃利息就可以活的很好!

做好风险保障,像保险,做些风险投资,赚钱,涨知识,更重要!

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是不可行的,对于少部分富裕的老人是可行的。

做一个简单的测算,2019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30元,依据目前银行利率,半年利息能覆盖10330元消费支出的银行存款数额在至少要在50万元以上,考虑到体弱多病等因素,老年人的消费支出要大于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所需的银行存款数额将更大。

因此,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银行存款所产生的利息根本无法覆盖养老方面的支出,通过这种方式养老是不可行的,而对于少数富裕的老人则是可行的。

银行存款太少不可行,银行存款足够多才行。只靠银行存款养老风险太大,有4个原因。分析和建议如下

原因1)我国利率的变化趋势,各国利率的变化趋势。


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总体是下降的:1996年5月1日是9.18%,2006年4月28日是2.25%,2016年到至今是1.75.所以1万块钱在1996年1年的利息是918块,在2006年是225块钱,在今天是175块钱。利息逐步在下降,本息和在下降。

按照存款利率、中国经济趋缓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2025年、2030年、2040年的存款利率也是要继续下降的。就像日本、瑞士和瑞典等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一样,这些国家利率已经是负利率了,你把钱存入这些国家,不但拿不到利息,还得给银行管理费。而中国利率变化趋势也大致一样,利率会逐步地下调,直到为0甚至为负。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比较高的是"大额存单”,3年期利率是4%,那200万的1年利息是8万,1个月有6666块钱花销;2025年假设利率是3%,200万的1年利息是6万,1个月有5000块花销,2030年假设利率是2%,1年利息是4万,每月只有3333块钱可以花了。

在农村或城镇等地方,物价不是很高,3333块每月的生活费,还能维持基本养老生活;而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那是绝对不行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多的本金才行,养老本金不足,靠银行存款是不能养老的。


原因2)我国的物价变化趋势。

除了考虑利息的变化趋势之外,不能不考虑物价的影响。这两个都是影响养老品质的因素。同样的100块钱,在2010年能买到更多的肉、更多的米、更多的菜。所以说,同样的6000块钱,在10年前的养老品质,会比现在的养老品质更好;同样的道理,现在的6000块钱,能比2030的养老品质更好。

物价的变化用CPI这个指标来衡量最适合。什么是CPI呢?简单地说就是物价变化的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指数,可以反映通货膨胀的情况。


从2010年到2020年,10年的CPI平均数据是3.73%,2011年和2020年是5.4%,都是最高的。

200万在3.73%的贬值速度下,2025年的购买力相当于165万,2030年的购买力相当于136万,2035年的购买力相当于113块钱,2040年的购买力相当于93万块钱了。随着年数的增加,通货膨胀影响购买力就越大,存款的养老品质就越差。

随着养老时间越久,物价上涨的越大,同样金额的钱,能买到的商品数量越来越少了,养老的品质越来越差了。在大城市的生活必需品是100%要购买的,在农村还有自己种植的蔬菜和农产品。所以只靠银行存款,是不能养老的,除非你的银行存款足够多,比如400万到1000万,甚至更多。

原因三)、健康和长寿的>环境/span>


1)老年人的健康风险。

老年人的免疫力在持续地下降,生病的概率逐步地>进步/span>,比如一些癌症的发病率增加了,相应的,200万存款中用于医疗费的比例,也比以前要增加不少,因而正常生活费的占比就下降了,养老的生活品质下降了。

2019年上半年《全国保险理赔报告》中重疾理赔68亿,重疾理赔件数9.2万件,60岁以上老人的发病率是11.3%。这些疾病和意外的风险会消耗掉老人的积蓄,大病的话,只要一次看病住院,就能花掉200万的大半;如果你只有100万存款,可能一次就能花光;而存款只有30万或50万,甚至还不够医疗费用。所以只靠银行存款不能养老,健康风险太大了,存款抵抗不了。

2)老年人的长寿风险。

我国的人均寿命是逐步地增长地,1981年全国人均寿命是67.77岁,1990年是68.55,多0.78;2000年是71.40,多3.63;2010年是74.83,多7.06;2019年是76.10,多8.33岁,38年共延长了8.33岁。实际上,像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以上了,这更加增加大城市养老的成本。

综合以上的原因和分析,结论是光靠存款吃利息来养老,存款要足够多,否则不行的。因为物价长期而言是逐步提高的,人均寿命在延长,利息长期来说是下降的,健康风险在提高。

建议:善用现在的银行存款,用10%的部分把健康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用30%左右购买养老保险,为自己准备持续、稳定和增长的养老费,适当地配置长期国债和定投基金。用这些理财手段来打败“利率地下降、物价的上涨、健康风险和长寿风险”。

关注我,持续收看家庭理财干货,

分享、评论和点赞。

到此,大家对年轻人用利息生活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年轻人用利息生活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